確認理賠範圍與同意書內容
查閱你簽的同意書,看是否寫明「本次給付後不再對本次牙周治療事故請求」,如果是針對單次手術而非整個牙周疾病,可能有申訴空間。
分事故 vs 分手術
保險公司通常依「事故定義」判斷是否可理賠
若這次手術與上次完全是不同牙齒、不同部位,可提供醫師證明,強調非同一次事故
醫師說明書
請醫師出具專業證明,說明手術必要性、與上次理賠手術不同部位、不同目的(功能修復而非美容)
申訴/金管會管道
你可以依照金管會與保發中心的案例再提出申訴
附上醫師說明書、手術紀錄、上次理賠單據,強調非同一次事故
注意:同意書條款可能成為保險公司抗辯依據,申訴能否成功取決於文件與醫師專業說明
其他備案
若仍被拒,可以考慮自費支付,並記錄醫療必要性,為未來牙科保險規劃作參考
將牙科高額手術列入「日後新保單規劃」保障,避免再次遇到理賠爭議
小提醒
同意書內容非常關鍵,如果簽名時沒有仔細確認,可能就會限制同一病灶的後續理賠
保險公司對「牙科門診手術」或「牙周再生手術」的承保範圍不一致,要先確認條款
建議
先整理醫療文件(醫師說明、手術紀錄、照片)
將新手術與上次理賠區分清楚
向保險公司提出書面申訴
若保險公司仍拒賠,再依金管會申訴評議程序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