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媽咪您好:
稍微查了一下您舊有的保障,主要的保障方向為意外險、住院日額、主要以癌症身故為保障的防癌險,
這份舊保單雖然夾雜許多終身型附約但以前的費用較低,且繳費期快滿了(於107年期滿),因此舊保單就不更動了!
由於現在已婚且有了小孩要面臨到的家庭責任已經今非昔比,
針對急需加強的保障來做說明,讓您了解現在的保障缺口在哪裡!
一般來說保險規劃簡單分為四大方向:『家庭責任』、『醫療保障』、『癌症轉嫁』、『殘廢風險』
1.『家庭責任』:
主要就是在自己發生事故時,預防家庭的經濟收入受到影響,若負擔家庭的經濟佔比越大,那麼保障就應該要越高
而身故保障是隨著自己在家庭扮演的不同角色隨之調整的,購買定期壽險就能依不同時期調整保額來規劃階段性保障!
有了孩子後要去思考從現在到成年這段時間是否能順利長大成人會不會因風險而影響到孩子的未來規劃,
無形之間我們所背負的家庭責任也變重了,這段時間的保障規劃就很重要了,
此外不清楚現在是否也有財務負債(如房貸、車貸等等)呢?若有,也請將財務負債一併規劃!
其壽險額度的規劃方式就是『必要經濟支出』-『現有現金資產』=『需要的壽險額度』,
有了足夠的階段性壽險額度規劃就能讓我們安心面對明天的生活!
而您的舊有保障無壽險保障,可以用定期壽險來補足階段性的壽險額度!
2.『醫療保障』:
雖然已經有住院日額的規劃了,但目前醫療技術的進步不再是傳統治療為主了,
為了達到更好的治療品質可能採用新式治療及藥物讓使得治療效果更好、復原更快,因此住院天數縮短!
而這些治療所需的設備費、藥物費、治療費卻可能不在健保的給付範圍內,
造成若要有更好的醫療品質可能要支付數萬元到數十萬元,
這些龐大的醫療費用不能再靠住院日額來支付!只有實支實付才能有效轉嫁,額度建議規劃至20萬元以上!
除了較好的醫療品質外,由於現在醫療技術的進步,讓傳統的住院手術漸漸改良在門診就能進行,
在規劃實支時就需留意是否有理賠門診手術與門診手術雜費,這點為規劃實支實付的加分項目,
為了有更全面性的醫療保障及品質,有額外預算的話建議規劃雙實支實付來達到,
在規劃雙實支實付時就需要注意到兩家實支的互補性,來將醫療保障更完整更全面!
您現在缺少實支實付型的醫療險,雖然該公司的商品有理賠門診手術的實支實付但是住院雜費額度算低,
因此建議要再補第二家實支實付來補足第一家住院雜費額度偏低的缺口!
3.『癌症轉嫁』:
癌症治療方式改變,因新式治療技術推出,造成實際住院天數下降,平均僅18.1天
然而因健保大多不給付標靶藥物或是電腦刀、螺旋刀等放射線治療費用,若自費一年的花費破百萬元
因此投保重點就是要能夠填補家庭無法承受的龐大醫療費用
但因為大多數治療無須住院,造成仰賴住院的醫療險與防癌險已經不太適用
建議選擇"罹癌就一次整筆給付"的險種,額度最好要有200萬左右才會比較安全!
舊保單的初次罹癌的保障僅十萬初頭,急需補強這塊的保障!
4.『殘廢風險』:
談到是殘廢失能大多會想到意外所導致,一般的意外險僅針對意外事故,
那如果因疾病造成殘廢失能的狀況,在未來生活需要他人照料呢?
您就有規劃除了全殘能夠由壽險理賠這麼一點點的保險金以外,其餘沒有任何保障
要知道一輩子無工作能力,代表您至少需要準備幾百萬的生活費
而需要他人照料,代表每個月至少要花費3萬~6萬的看護費用
這對一般家庭而言都是一個極為承重的負擔與經濟傷害是非常巨大的,
建議先補定期殘扶險或者是終身不還本的終身殘扶險把這深不可測的風險做好準備!
最後回應您所提問的問題:
1.添加單實支夠嗎?還是需要到雙實支?有推薦的實支嗎?
建議規劃雙實支實付來達到較足夠且完整的醫療險規劃!
2.abc意外險是否退掉改別家?有推薦的意外險嗎?
基本上不需退掉,可以購買產險商品來拉高意外險的保障!
3.添加重大疾病險有推薦的嗎?
重大疾病一百萬的保障在銀行通路僅需兩千,若要搭配雙實支實付的規劃也只需三千的保費而已!
4.添加殘廢險有推薦的嗎?
依照您的年紀可以用定期殘扶險或者是終身不還本的殘扶險來規劃!
以上建議及規劃與您分享,想了解詳細的費用試算或若有其他問題歡迎再來信討論,謝謝!
先回答您的問題~
1.添加單實支夠嗎?還是需要到雙實支?有推薦的實支嗎?
建議依照保險預算來規劃,
如果預算夠,可以規劃「雙」實支實付醫療險。
如果預算有限,「單」實支實付醫療險也OK,只是,建議「額度」規劃高一點。
2.abc意外險是否退掉改別家?有推薦的意外險嗎?
差不多的預保費支出,可以考慮規劃,有「殘扶金」保障的意外險。
3.添加重大疾病險有推薦的嗎?
在「有限的預算」內,建議規劃「定期型」「一次給付型」「防癌險、重大疾病險」。
在人生責任重的期間,可以拉高保障,轉嫁罹癌風險。
4.添加殘廢險有推薦的嗎?
我幫自己與保戶們是這樣規劃的
「終身型」殘扶險:轉嫁風險發生時,延伸出來的「長看費用」。
「定期型」殘扶險:轉嫁風險風險時,失去的「薪資損失」,維持家庭的幸福。如果預算有限,可先規劃「定期型」殘扶險,拉高保障。
補充:
如劉鳳洲先生所言,
『家庭保障』、『醫療保障』、『癌症保障』、『殘廢(失能)風險』,
要先做好這四大風險規劃。
可以告知您的保險服務人員,您的「保險總預算」,
再討論如何將預算分配到這四大保險規劃裡。
可以多找幾位保險從業人員討論,也學習如何做好保險規劃喔~
以上小小意見,提供給您參考~
如有需要,歡迎一起討論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