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您好:
提醒要調整舊保單前首要考量本身是否已經有體況問題了呢?以及是否有申請過理賠了嗎?
因為新保單只保障契約生效後所發生的疾病,對於生效前已存在的既往症是不付理賠責任,
這兩點需特別留意,否則都不建議貿然調整保單,以免喪失自己的保障。
若無上述兩點顧慮時,這兩份保單有相當大的修改空間,而且過多的終身險會吃掉我們不少的保費預算,
除了保障額度不高,重要保障缺口(一次性給付重大疾病及殘扶險)未補齊,建議無體況問題趕緊補足。
一般來說保險主要針對:
【身故】、【醫療】、【殘廢失能】、【重大疾病(癌症)】這四大方向來進行保險規劃,
但不知道您實際年齡及生活情況如何?是否已經結婚生子了呢?
因為上述實際狀況都會關係到壽險額度的規劃,尚未瞭解您的情況就先不討論壽險的規劃。
【醫療保障】
醫療險能解決的問題就是我們擔心發生醫療事故時的醫療花費以及住院期間的薪資損失,
因此投保重點以兩項為主:
1、住院病房費:
擔心交叉感染因而升等病房之差額、以及住院期間的薪資損失,建議規劃到每日5000元上下。
2、 醫療雜費:
補貼健保不給付的自費藥物、材料費、手術設備費或其他各項新式治療方式產生的醫療費用,
以目前的醫療現況看來,最好能有20萬以上的額度,
不過照您現有醫療保障及雜費額度來看,推測僅只有日額3500元及4.5萬塊的醫療雜費,急需補強!
另外為了達到更好的醫療品質與保障,是可以規劃第二張實支實付來增加醫療保障,
此外這兩張實支實付選擇上需考慮到互補性,
選擇第一家實支實付擁有的醫療保障若沒有理賠門診手術,
所以第二家選擇上可以彌補第一家不足的地方,把門診手術的部分補齊,讓我們能擁有更完整的醫療保障!
一般人身邊若無一定資產或積蓄時,深怕突如其來龐大的醫療費用影響家庭外,
另外無法承擔的風險就是『因病或意外導致的殘廢失能』及『罹患重大疾病(癌症)』這兩大風險,
因為一旦面臨到上述風險時,極大可能拖垮本身、家庭的財務,甚至會嚴重改變原先的生涯規劃。
3.【殘廢失能保障】
當不論是疾病、或是意外導致殘廢而造成未來喪失工作能力或是日常生活需要家人照顧,
那麼對家庭經濟傷害是非常巨大的,光以照顧費用而言,每月大約需3萬元~需6萬元,
若失能10年等同於家庭需支付360萬~720萬的費用,
若是經濟支柱發生時喪失這個人的工作收入,若失能10年等同於家庭損失數百萬的收入。
所以主要針對兩種:
「殘廢一次金」用來填補原本需供給家庭的收入來源,最高500萬的保障都是合理的範圍。
「殘廢扶助金」用來貼補每月需支出的看護費用或是家人放下工作照顧的收入損失,至少規劃5萬塊的額度。
個人建議規劃定期殘扶險先把我們當下的保障做足,畢竟這筆看護費用絕對比醫療、癌症花費大許多,
先用定期險來拉高保障,確保自己還在工作階段/家庭責任最重的階段,
當自己有個萬一時避免拖累家人,但是您現有保障完全無這方面的保障,建議趕緊補強!
4.【重大疾病(癌症)保障】
由於醫療制度改變及治療技術進步,讓癌症治療方式逐漸在門診就能進行,
導致實際住院天數下降,靠需住院才理賠的【日額醫療險】與【傳統防癌險】逐漸不符合當今的醫療環境,
為了達到較好的醫療效果,採用新式療程(電腦刀、螺旋刀)或標靶藥物的比例越來越高,
而這些治療方是大多是健保不給付,若自費一年的花費破百萬元,
因此投保重點就是要能夠填補無法承受的龐大醫療費用,
選擇"罹癌就一次整筆給付"的險種,額度最好要有200萬左右才會比較安全。
雖然您保單有【終身防癌險】與【終身特定傷病】的保障,
但一次性理賠額度完全不夠及著重在癌症身故及治療療程的保障,
就算終身防癌險繳費期滿時能提供一次性理賠的額度僅有10萬初頭,加總的保障都還不到50萬,
能給我們的幫助相當少,建議規劃定期重大疾病(癌症)來增加保障。
個人建議若無體況及既往症的顧慮時,又能接受重新規劃新保單的話,
將高保費低保障終身險(特定傷病、終身醫療、終身手術)的保費省下來,
用來規劃【雙實支實付的醫療險】、【一次性給付的重大疾病(癌症)】、【定期殘扶險】三大重要保障,
會比舊保單更有保障,同時保費也會便宜不少,用較少預算將當下保障極大化才是真正保險的功能。
以上觀念與建議與您分享,若有其他問題歡迎再來信討論,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