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留言
小川 您好:
其實這場看似複雜的車禍一點也不複雜。
首先後車追撞是全責,連環追撞也不會造成這件事實有所變化。
Q1:
主張看似合理但夾雜了一個來自C車理賠人員的陷阱,他這麼做是為了減少他要面對的風險跟減少成本。
一併回應您的Q2:
我們可將事故拆分成B對C、C對D、D對E(都是前車無責後車全責),最簡單來看就是E要自負車損並賠償D車車損、D要自負車損並賠償C車車損...以此類推,然而連環追撞會有如您所說的癥結點產生,因此我們再細分為車頭損傷跟車尾損傷可以得出答案:
(1)E車自負車損並需負擔全額D車車尾、部分ABC車尾、部分B車頭、極小部分CD車頭(待協商)
(2)D車自負車頭損傷並需負擔C車大多數車尾車損、部分AB車尾損傷、部分B車頭
(3)C車自負車頭損傷並需負擔B車車尾
以上所說的這些是單以事故肇責分配來看是如此,但我們通常處理這種連環車禍都是需要各方理賠坐下來討論、協商,如果您所說的C車決定這樣理賠是經過跟DE車協商的結果那就沒疑慮,若是C的保險公司自己主張的那就不行,還是乖乖調解比較好。
一併回應Q3.Q4.Q5:
車價減損的請求一直是每場車禍都會拿出來討論的議題,結論來說通常保險公司不予理會。
小弟實際有爭取過的案例是走民事訴訟後由對方當事人全額負擔而非保險公司賠償,但這是極少數的案例,大多在民事法庭上的要求都被打折打到骨折。
Why?
原因是車價減損金額的計算是未發生的情事(有點像被撞到後牙齒沒斷就先要求植牙費用),客觀而言你的車價掉了,主觀而言你自己使用的話修復後就沒有掉價的情事,所以法官在估這種案例都打折到你會傻眼,不過卻是合理的。
至於修車當然不得主張使用的零件還要折舊,我看C車保險公司應該是想錢想瘋了吧。
回應Q4
合理範圍不得拒絕,但對方可主張要求參與估價環節
若覺得我的留言回覆有幫助到您
請給我一個讚和最佳留言!
保險找小葉,保證最專業
如您所述「通常處理這種連環車禍都是需要各方理賠坐下來討論、協商,如果您所說的C車決定這樣理賠是經過跟DE車協商的結果那就沒疑慮,若是C的保險公司自己主張的那就不行,還是乖乖調解比較好。」
補充Q4問題
目前就是因為CDE尚未完成協商比例,故雖然B車有原廠估價單,但依然無法進行維修,是否只能自行墊付再向CDE分別求償?
另外和解書需要在修繕前簽嗎?因為後續鑑價作業(台灣區汽車修理工業)需要修復完成後才能進行,後續還需要上法院進行求償,若已簽和解是否就無法民事提告?(相關判決補充圖四)
Q:目前就是因為CDE尚未完成協商比例,故雖然B車有原廠估價單,但依然無法進行維修,是否只能自行墊付再向CDE分別求償?
A:原則上沒車體險要先修都是先自己墊
Q: 另外和解書需要在修繕前簽嗎?因為後續鑑價作業(台灣區汽車修理工業)需要修復完成後才能進行,後續還需要上法院進行求償,若已簽和解是否就無法民事提告?(相關判決補充圖四)
A:您如果要申請鑑價索賠的部分,通常很少有保險公司願意認帳,確實會走到民事訴訟居多。
既然要走民事訴訟的話就代表您跟對方沒有共識,可以先就車損部分談和解,但和解書不放棄民事訴訟權以及車掉價的損失(要寫在和解書),如果這種方式先和解通常對方也不肯,所以最後大概率還是走完訴訟再一併和解。
感謝,已經查詢過近幾年相關法院判決書,目前對申請鑑價索賠還算有信心,只是零件折舊計算部分有平均法跟定律遞減法兩種,金額差距蠻大的,不知道是不是能自己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