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是小珠^^
其實您這個想法我也思考很久,也想了很久。
保險是轉嫁的工具,是要成本的。
不管是定期或終身,都是要看您的預算。
買終身繳不出來或繳的很辛苦,那也不是保險的意義。尤其終身一繳就是20年有的30年。
為了買終身,結果“現在”萬一罹癌了,只領個20-30萬還要去籌醫藥費,這樣的話真的會氣死自己捏。
如果,我們平常就有在儲蓄,老了萬一生病了還是有一筆錢在身上這樣還是可以渡的過去的。
我常常問別人:
1.如果上帝告訴你,你明年就會罹癌,那你買不買保險?那你會買終身還是定期呢?
2.如果上帝告訴你,你這輩子都不會生病不會發生意外那你會買終身還是定期呢?
3.如果上帝告訴你,你在80歲時會生一場大病有可能一走了之,那你現在會買終身還是定期?
答案每個人都不一樣。
重點在於我們不認識上帝,所以沒辦法知道下一秒下一分鐘我們究竟會發生什麼事情。
所以有人重視現在,有人看的是未來。
通通都沒有一定。
只要自己可以承擔風險,可以負擔保費的話,買不買、終身或定期都不是那麼重要了。
重點是保額要足夠,要可以去應付自己沒辦法應付的風險這樣會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