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lanie您好,
終身手術醫療保險 1,500
住院醫療健康附約定額 10計畫
因二代健保(住院天數下降)加上醫療科技進步(自費項目增加),
玲琅滿目的雜費支出足以壓垮一個家庭,此險種已無容身之處,實支實付在此顯現優勢,
患者花多少,保險就賠多少,讓患者自費購買醫材,住院各項診察無後顧之憂。
建議可以把這筆錢省下來,規劃第二隻實支實付解決高額的自費項目
例如心臟支架(一隻12萬)達文西手術(20萬起跳),這些費用都是一支醫療實支沒辦法解決的
重大疾病終身健康保險附約(乙型) 750,000
範圍較小的重大疾病險,只有理賠七項,且確診後需要非常嚴格的認定後能理賠
建議可以調整為重大傷病險,差一個字但理賠項目多了300多項
健保局認定為重大傷病資格即可理賠,並且會隨著越來越多的疾病出現新增項目
住院醫療健康附約(丙型) 20計畫
沒有理賠門診手術的部分(不用住院的手術)
醫療進步越來越多手術不用住院,現在很多人太常用手機
不完整,如果沒有體況與人情的壓力,建議可以參考罐頭保單
(2) 沒有買癌症險,但買手術險,實用性是否高?因終身手術險和重疾險都有包含到癌症了,覺得好像沒有必要再買一個癌症險。手術險目前看來在我整個預算規劃佔比最重,但整個拿掉又好像保障不足。
如果擔心意外或是疾病所導致的治療行為,住院及手術部分由醫療實支實付去解決
目前醫療品質,治療癌症的方式已不用一直住院一直手術,而是使用
費用較高的標靶藥物、質子治療、自體免疫療法,往往一個療程下來就100萬以上,
所以目前都會規劃一次金癌症險,確診直接領取一筆金額,不管未來如何想做什麼治療
您好
前陣子 才幫一個新生兒改掉這份保德信的規劃 內容跟您是一樣的
首先您先了解 目前醫療趨勢 住院天數減少 自費項目增多 門診手術不須住院的情況越來越多
所以要解決的問題 在於 龐大的醫療自費雜費 以及不用住院動門診手術的理賠問題
但是這一份計畫上 實支實付 勢必需要住院才有理賠的 就沒有符合現在的醫療趨勢了
20計畫那支實支實付 必須住院 底下那之10計畫的定額醫療 也是必須要住院 完全沒有門診手術的理賠
這樣是不OK的喔
再來重大疾病 只有7項 也比較不符合現在多半規劃的方向
會建議 可以改規畫重大傷病險有 300多項的疾病範圍 比較廣喔 而且 認重大傷病卡即理賠
所以 問題1
這樣的規劃 真的不算完整唷
問題2 沒有買癌症險,但買手術險,實用性是否高?因終身手術險和重疾險都有包含到癌症了,覺得好像沒有必要再買一個癌症險。手術險目前看來在我整個預算規劃佔比最重,但整個拿掉又好像保障不足。
ANS 實用性我覺得依照目前醫療趨勢 不高
因為 癌症險有區分
但主要是要看你需要什麼類型的癌症險 要先釐清這個
1.療程型 必須要有因為癌症或癌症引起的併發症,有開刀有住院的事實才會理賠各項保險金,
這種取代性很高醫療險或實支實付就會啟動了,這種療程要注意的條款內容是有沒有寫到理賠併發症
現在很多新式療法 不需要一直住院 不需要一直動手術 那手術險有功用嗎?
那實支實付又不完整 切片化驗這樣的門診手術條款不理賠 也沒功用對吧??
2.一次給付型 確診就給你一筆錢自行靈活運用,多用於自費昂貴的鏢靶藥物費用或是昂貴新式療法
可能不需住院的情況下但費用昂貴
目前醫療趨勢比較會建議一次給付型
但是重大疾病雖然是一筆給付給您 但是內容的癌症定義 要重度喔
如果是原位癌 或是輕度癌 還真必須要癌症險才會啟動
希望我的回答有幫助到您思考喔
目前服務於保經公司 擅長保障需求分析 能從各家商品帶客戶看條款 分析差異 篩選合適的計畫 一站式服務 解決商品比較的問題
歡迎來信 誠心服務
※若曾申領重大疾病(輕度)保險金,將扣除之
重大疾病是七項,保德信目前應該沒有重大傷病,而重大傷病是22大類,300多項,保障項目較多,認卡就可理賠的,理賠爭議也較少,所以建議換成重大傷病,以定期不還本為主,可規劃100萬
3. 住院醫療健康附約(丙型) 20計畫 444 47
醫療雜費 : 10萬,住院超過31天提高至10~25萬
住院手術 : 1080~30萬 (手術倍術1.8~500%),無門診手術與門診手術相關醫療雜費
此實支實付只有針對住院的狀況,沒有門診手術相關的,現在門診手術越來越普遍了,建議實支實付一定要包含門診手術與門診手術雜費,雖然終身手術有門診手術,但也缺少了門診手術雜費,所以整體的醫療保障還是有缺陷的
4. 住院醫療健康附約定額 10計畫 307 47
住院醫療保險金 : 1000元
加護病房費用 : 2000元
住院手術 : 270~7.5萬 (手術倍術1.8~500%)
住院前後門診費用 : 300元(一次住院限4次)
這隻也缺少了門診手術,定額給付型的,建議以雙實支為主,定額給付型如果預算足夠,再做加強就好
5. 定期保險(10年壽險) 200萬 256 10
壽險是沒什麼問題,看個人需求,需要多少額度
目前月繳要4,320,一年就五萬了,有點超過預算
想請問以下問題:
(1) 這樣的保單規畫算完整嗎?有其他在我預算以內的建議嗎?
保德信這份主要都是醫療險,缺少了門診手術雜費,醫療雜費額度只有10萬,也是不足的,建議至少20萬以上
而重大疾病可換成重大傷病,終身手術可不用保,其他還缺少了失能險與意外險
建議以下的規劃組合,包含六大保障,壽險、雙實支實付、癌症、重大傷病、失能險與意外險
這樣的保障會比較全面性,兩隻實支實付都含門診手術與門診手術雜費,保費應該是在您可接受的範圍
保單規劃建議
(2) 沒有買癌症險,但買手術險,實用性是否高?因終身手術險和重疾險都有包含到癌症了,覺得好像沒有必要再買一個癌症險。手術險目前看來在我整個預算規劃佔比最重,但整個拿掉又好像保障不足。
此終身手術險沒有包含癌症喔,癌症手術才可理賠,但癌症住院或手術,也可用實支實付來COVER一下,主要癌症治療花費高,還是以一筆給付金為主,重大疾病也只有75萬,是不夠的,至少200萬以上
手術險保費太高,規劃雙實支,保障就很足夠了,未必要保終身手術
先針對問題回答
1.不完整,一般來說會規劃壽險、殘扶、重大傷病、一般住院。而且有許多險種有缺陷,
稍後會針對險種解釋讓您了解。
2.不用猶豫,終身手術險實用性不高,您說有包含到癌症,那也要看能夠賠多少,大腸癌
標靶藥物一個月要18~20萬,手術險不能賠,75萬可以用多久?
針對您目前的險種做出討論
20PSIN HFAAAN
傳統住院日額保險,無法應付現今醫療環境,原因如下:
目前台灣實施的二代健保採用DRGs制度
1.住院平均天數下降
2.自費金額提高、項目增多
3.門診手術項目增加
將造成住院日額保險給付金遠低於自費收據金額。
高自費項目目前只能透過醫療實支實付來解決,其他險種都無法做到。
建議以雙實支實付為主
HNAAAN
無理賠門診手術雜費,這是很嚴重的問題,以人工水晶體手術來說,手術費用頂多2萬,
但真正高花費的部分是自費人工水晶體,動輒6~9萬,這部分屬於手術雜費,HNAAAN並不
理賠。
相同保費下可以選擇額度更高、條款更寬鬆的選項
ex.元大實支,副本理賠、門診手術雜費比照住院手術20萬、條款為概括式
NDR60B
重大疾病險建議刪除,更換成重大傷病險,原因如下:
傳統重大疾病VS新式重大傷病
理賠疾病
條款中明訂7項 VS 健保重大傷病標準400餘項
理賠門檻
保險醫學,理賠條件嚴苛 VS 臨床醫學,理賠條件寬鬆
沒有必要去規劃一個理賠範圍比較小的險種。
以您現在的年紀來說,規劃100萬重大傷病險僅需要3500元
你要花14400去規劃75萬的終身險,對您來說保費明顯較貴。
這邊會建議您規劃失能險,失能情況有70%都是由重疾引起的,既然擔心重疾,怎麼會沒
有規劃失能險?
建議重新規劃,以下是我的初步建議。
建議規劃
我並沒有規劃至足額3.5萬,保留未來保費上漲空間。詳細規劃需要與您討論才可定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