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一次金保障:
✅ 建議提升至至少100萬以上(如新光 FCA 附約、遠雄 CJ2 等)
好處:確診即給付,協助補足治療與收入損失的缺口。
醫療實支實付:
✅ 建議加保 新光 U5 HS-30 或其他有副本理賠的醫療險
用途:補貼實際住院、手術與門診手術支出
重大傷病一次金(如重大器官移植、中風、洗腎等):
✅ 可考慮搭配 全球 XDE+DCE 組合,合計200萬
給付彈性高,確診即賠,無須實支票據
📌 總結:
若希望退休前將基礎醫療與大病風險完整補齊,以上搭配可在1~2萬年繳範圍內進行強化。如需專屬建議書與保費試算,歡迎提供預算與需求,我很樂意協助您進一步規劃 🙌
📌保寶碎碎念的雪倫來了|客製化保單搭配
📌保險買對不買貴|小錢建立大保障
📌可點點頭像傳送訊息聊聊喔
版主您好👋
願意投保保險真的是很有觀念也很負責任!
我自己家中也是有高血壓病史 前陣子家父才因為腦中風住院
至少可以先把醫療保障補起來會差很多
請問有朋友完整的保單建議內容嗎
可以考慮先補強醫療、意外跟癌症一次金
新光跟富邦都是不錯的選擇 !
希望我的回答有幫助到你~
👉小傑服務於錠嵂保經,北中南跑透透✨
👉大學開始入行,實際已協助百位客戶完成專屬規劃🤝
👉條款分析、商品比較,辛苦錢用在對的地方
👉公開透明,拒當肥羊,找到最適合您的保險
如果喜歡我的回答可以給我一個「讚」跟「最佳回覆」鼓勵我🙏
歡迎點擊免費諮詢連結聯繫我討論方向📩
您好~我是小方!
如果是規劃FCA的話,只有10萬額度其實有點低
以爸爸的年紀來看,雖然定期保費不便宜,但其實終身的也更貴
所以還是要依照實際情況來建議您該怎麼規劃比較好
建議優先規劃醫療實支實付、意外險、長照險,有多餘預算再來考慮重大傷病險
哈囉~版主您好~
目前體況良好可以優先補強
一、🌟新光附約:
重大傷病100萬
醫療實支HS-30計畫
二、多家搭配
🌍全球重大傷病:慢性精神病不打折、定期保費平穩
🐻遠雄癌症險:癌症理賠併發症、額度高、保費便宜
三、醫療豁免美元分紅
有用到幸好有一筆錢,沒用到留著當退休金
可以點擊頭像旁免費諮詢
與您討論客製化的建議呦!
「好險有姿竹,成為你的保險支柱」
以上是我的建議,如果喜歡我的回答,可以給我一個鼓勵按讚&最佳回覆
👉🏻讓我們的錢花在刀口上
👉🏻全台皆可服務
❤希望有機會為您服務,和您一起討論規劃最適合您和家人的保障
您好,這是我的方案給您參考,給您的一份初步建議內容:
✅市售少見高額門診實支實付
✅可當第二、第三家實支實付
✅不必砍舊換新,可當第二、第三家規劃
✅費率相對便宜(男生65/女生70歲保費一年才會破兩萬)
✅不衝突副本收據,可多家理賠
✅市售最高續保年齡
✅有包含226處置+牙齒
1. 醫療險:病房限額4000元/日、雜費40萬、門診實支8萬。
2. 重大傷病一次金:100萬。
3. 癌症一次金:最高200萬。
4. 意外險:身故250萬、意外失能1-11級一次金250萬、意外失能1-6級扶助金3萬/月、燒燙傷40萬、意外實支3萬、意外日額1500/日、骨折最高4.5萬。
5. 壽險:60萬。
🌟另外我這邊還有第二、第三家實支可出單
「保險找保媽,保護您一家。」
*歡迎點擊諮詢
➖➖➖➖➖➖➖➖➖➖歡迎諮詢,點選大頭旁邊連結私訊➖➖➖➖➖➖➖➖➖➖
#另外我跟其他業務員不一樣的地方:
📍夫妻共營:訊息不間斷,已有1000+保戶,未來20年也不用擔心找不到人,變成孤兒保單。
📍網路各大保險版的駐站作家、專屬APP可以24小時線上查詢保單內容及理賠資料上傳。
📍實務經驗高:發生理賠時,可以快速分析金額、明細。
📍更多元的售後服務:例如保單統整服務、隨身保障小卡等、車險報價相關業務。
嗨~謝謝你這麼用心替爸爸整理狀況,很多家庭都是等到真的出現問題才開始找保險,你能提前在 59 歲時就規劃,對爸爸來說是很大的保障 👏
您在意的重點是:「爸爸快 60 歲了,目前只有團保和一張小額防癌險,接下來還能怎麼補醫療、癌症、重大疾病、失能的保障?」
幫你梳理一下:
目前保障
公司團保:意外險 600 萬,重點在「意外身故/殘廢」,但醫療跟疾病保障幾乎沒有。
新光防癌終身:保額只有 10 萬,算是「聊勝於無」,癌症一旦真的發生,幫助有限。
接下來的考量
年齡快 60,保費確實明顯比年輕人高。尤其重大疾病和失能險,價格會偏貴。
這個年齡,實支實付醫療險(住院、手術、門診自費部分)相對還能買,建議優先考慮,因為真的住院或治療癌症時,實支實付能直接補貼支出。
癌症險(一次金)
長照/失能險:如果家族有中風、高血壓史,失能風險比較高,可以看「定期失能扶助金」或「長照險」,但要評估預算。
補充提醒
很多人會覺得 60 歲再規劃「是不是太晚?」其實不會,因為醫療需求通常是退休後才會慢慢浮現。只是條件有限,要在「保障夠 vs 保費合理」之間找平衡。
我在錠嵂保經服務,可以幫忙把不同公司同類型的商品放在一起比,這樣就能知道哪些方案在爸爸這個年齡段還划算,哪些是花錢效益不高的。
聽起來你最在意的是「怕爸爸一旦生病,家裡的醫療費、照護費會壓力很大」。這點很多人在父母接近退休年紀時都會擔心,我完全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