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關於高保費低保障的【終身醫療】,若無體況的話建議認賠重新調整吧,
就現有保障來看,缺少了【殘扶險、一次性給付重疾險、實支實付型醫療險】,
若已有家庭的話,更需按照實際生活況、收入來規劃【定期壽險】做足保障。
當打算減額至最低額度的話,首先最低額度這保障能替我們有效轉嫁醫療費用嗎?
再者這沒甚麼保障的險種放到持續繳費期滿時,那它依舊是不實用的險種,'
雖然繳了三年但為了能靈活運用往後七年的保費來看建議趁早處理掉吧,
至少還能拿回一些今年度未到期保費,同時也建議透過規劃遠雄的商品來讓自己擁有更完整的保障。
以上建議與您分享,若有其他問題歡迎再來信討論,謝謝!
不過定期險一般都只有保到75歲左右而已,難道你們都不會擔心75歲過後的住院費用和其它的嗎?(想了解一下你們的觀念)
您好:
保險真正的功能是轉嫁無法承受的風險,因此需要思考到底是何種的風險我們無法承受,
況且保險並非需要跟著一輩子,當有了承擔風險能力或是責任變輕時,就再不需要保險了,
規劃定期險就是希望我們當下能有足夠的保障,不會讓風險影響到我們的生活,
而擔心75歲後的風險,就是要趁在有保障時進行儲蓄規劃來累積身邊的資產,
不會因為風險而中斷我們的儲蓄、理財規劃,才不會將辛苦錢卡在高保費的終身保障型商品。
以上與您分享,若有不清楚的地方歡迎再來信討論、交流,謝謝
如果醫療險是帳戶型類似終身壽險.存一個屬於自己的醫療帳戶可從裡面拿出來做醫療費用,用不完的部份可以留給家人,這個也是建議解約比較適合嗎?
一般【終身醫療險】提到留給家人,大多都是「身故退還累積保費扣除已領保險金」,
就算一切平安都沒使用這張保險,最後也是退還所繳保費1.0X倍(視條款而定),
都是要到真正離開才能留給家人一筆金額,認真看起來這都是「數字遊戲」。
個人認為倒不如以較少的保費預算規劃定期險將風險轉嫁掉,再透過儲蓄規劃來進行儲蓄,
這樣都會比將辛苦錢卡在終身醫療更實際,讓我們能更靈活運動這筆資金。
以上回應若有不清楚的地方歡迎再來交流,謝謝
不會,若有其他保險問題或是不清楚的地方,歡迎再來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