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一下富邦也是同時期買的嗎?
如果要把資金做有效的運用
建議定期為主最好
可先以下列方式規劃
1.癌症的一次金
傳統防癌主要理賠住院跟開刀的花費
癌症目前花費最高的是標靶藥物和新式療法
用一次性給付高的險種來拉高保障
可以支付當下需要的醫療費用
例如重大傷病/疾病險或是一次給付高的防癌險
2.意外險
基本保障
相同保費換成產險可以買到額度高、範圍更完整保障
包含高額的意外燒燙傷
但要注意產險都沒有保證續保
3.住院醫療
終身醫療無法解決目前住院天數短但高醫療自費的問題
雙實支保障比較完整是建議的規劃方式
挑選要注意是否包含門診手術與門診雜費
就風險大小來看
有預算考量可以先規劃單實支
4.失能照護
當失能風險發生時,勢必需要照顧,
可能是家人也可能是專業看護員,
勢必都需要錢來補貼照護費用和薪資損失
建議規劃終身不還本或是定期失能來做規劃
未來看自身經濟責任做調整
5.經濟責任
如果家庭需要您的收入
對家庭就有經濟責任
建議可以規劃定期壽險轉嫁
因為人生不同階段責任不同
定期壽險可以保持調整的彈性
建議以定期險做為主要搭配,拉高保障
但要看您希望原先的怎樣調整以及大約預算抓多少
才能就需求做進一步的建議規劃
有需要詳細規劃歡迎點我頭像來信討論~
目前規劃儲蓄險內容居多,拉高整體保費
但實際在針對醫療險的規劃其實內容極少
保德信雖然主約要減額,但附約其實功用不多
依現行二代健保體制,住院天數大幅下降,自費用藥、器材費用大幅增加
新式的治療方式且比較好的醫療方式如標靶、質子治療、放射治療等
或是新型免疫治療藥物治療,這些滿多都需大筆金錢自費
像是以控制癌細胞長期服用標靶藥物,每月動輒都是十幾二十萬在跳
往往最後花費都在數百萬間
但分項給付的防癌險(保德信新癌症終身健康附約)僅針對住院、手術、化放療給付
且給付額度不高,只要住院天數短一樣無法針對上述自費像增加的情況來應對
即使規劃額癌症險民眾仍有非常大的機率需自掏腰包來治療
市場上目前較以一次性給付規劃為主,針對大額自費藥物、器材較能cover
(保德信住院醫療健康保險附約)這張實支實付幾乎沒有門診手術,額度偏低
現在新型的治療方式很多當天就讓病患回家,治療趨勢門診化後
用的都是自費手術項目、雜費,所以沒有理賠這塊就會有很大的保障缺口
實支實付是一個基礎費率不高的險種,也就是說,如果我們需要額度高的實支
其實單位數增加一點就有了,但是條款不賠,不會因為我們多買就會賠
因此我會建議以條款涵蓋範圍為主要考量,會賠比較重要
建議還是以條款完整寬鬆,有包含門診手術費與門診手術雜費者為主
避免未來發生不賠爭議
目前台灣實施的是二代健保,主要問題在於住院天數短、自費項目高
(保德信住院醫療健康附約定額、富邦健康加倍終身健康保險)已經不符合現在
二代健保的體系使用,這種定額式給付會有的問題是不理賠雜費區塊
等於必須花更多的住院天數,來彌補自費的區塊,但二代健保就不給病患多住院
所以這種類型的險種,在針對二代健保使用效益上已經漸漸衰退式微
總結:
以保障面來看建議保德信的附約、富邦的終身醫療改規劃符合的二代健保醫療的
雙實支實付、重大傷病、一次性給付癌症、意外保障、失能殘扶等
畢竟賺錢很辛苦,我們更應該把錢花在刀口上,規劃好才能對家庭經濟風險轉嫁有幫助
可以參考以下規劃方式:
建議規劃請點我看保障內容
以上建議供您參考內容都可以再調整
有需要細節討論可以來信再跟我說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