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 6 歲以下:男 2.3 萬 女 1.9萬
小朋友 2 萬左右
大人大約是年齡 x 1000
所以 父42 約 42000 上下
母48 約 48000 上下
小孩12 約 20000 上下
當然,上述伸縮的空間都還很大,譬如重大傷病是買 100 萬或 200 萬,實支是買單實支或雙實支,意外是買 300 萬或 500萬,失能險是買定期或者終身,都相差非常巨大。上面算的是最粗略的中間值。合計 11 萬的話就是每月 1 萬不到,尚屬合理。
一定會有一堆什麼歲數X1000的奇怪言論
說真的保障的規劃是隨人而異的,郭台銘規劃的內容會和一般上班族一樣嗎?
我想不會吧,人家都可以把醫院買下來了還做什麼醫療風險轉嫁
所以本來規劃就是要針對每個人不同的風險和需求來做配置
再討論保費前提應該先針對保障足不足夠,再按照個人預算去做調整
其實買保險很簡單,我們只要釐清目前的責任狀況和在現在的醫療體制和社會狀況
會面臨什麼問題,然後針對自己沒有辦法承擔的風險,在用保險去做轉嫁即可
而在檢視的同時也要注重理賠要『針對大風險』、『理賠保額要夠』、『方向要對』
所以我們簡單的把保障分成四大風險
1. 責任壽險
若被保險人本身是家庭經濟支柱,則要考量家庭是否"需要"您的經濟來源
若是則需要規劃責任風險保障,ex壽險、失能險,來轉嫁萬一無法再提供
經濟能力時的風險。但若否,則不須規劃此部分。
2. 重大傷病
新型的重大傷病,是按照全民健康保險局的重大傷病卡理賠,項目多達
1100多項,範圍比較廣,包含癌症以及重大精神疾病:重度憂鬱症、人格
分裂症等,理賠也比較容易(領卡就理賠),用一次性給付幫助我們會面臨重
傷時的三個問題:
a. 治療期間薪資損失 b. 治療費用 c. 能不能回到原職場問題
所以一次性給付就非常的重要,必須靠這個來轉嫁風險
3. 失能殘扶
生病或受傷住院只是暫時性的,但是出院後因為生病或受傷造成的工作失能
或生活失能,這個狀態都是延續一輩子。 而疾病發生後造成殘廢的機率比意
外事故高,發生後往往一輩子失去工作能力、生活能力,需要更多的金錢來
彌補薪資損失、看護費用,因此失能是我認為最大最嚴重,也最需要規劃的
部分,不管是工作失能或是生活失能。 把其他規劃抓得精準就是為了把預算
節餘而用在此,透過計算以失能所需負擔的生活開支+看護費用或家人損失
的薪資來去規劃失能保障,精準且節省保費。
4. 醫療保障
一代健保時期醫院都給我們最好的診療團隊、住最久的病床、用最好的藥。
所以我們規劃的方向都以終身醫療、終身防癌、終身手術為主。
但到了二代健保卻變成了用最少的醫生及護士、住最短天數的病床用最基本的藥。
因為二代健保的DRGs這些通通限制住了,要升等全都必須要自費。當這些要自
己出錢的時候我們會發現一件事:早期買的險種通通不夠理賠。
所以在保險保大不保小、保近不保遠的原則下,我們規劃定期險
一來可以幫客戶,提高保障、二來保費比較便宜。
經過眾多前輩與高手研討結果,雙實支實付是公認的最佳保障。
原因是: a. 保費低廉 b. 雙倍理賠 c. 包含有全部醫療險無法給付的『雜費』
也就是自費額 d. 包含面廣,包括手術、病房、雜費
因此若規劃住院保障時,我會建議只規劃雙實支實付,低保費高保障,把預算
結餘下來規劃更高風險的部分。
把握以上重點,就可以了解怎麼樣針對目前的各個狀況來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