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MY83 保險網不支援 Internet Explorer,為了確保良好的服務體驗,建議您使用其他瀏覽器,例如 Google Chrome、Firefox、Safari、Microsoft Edge。
用戶 12878

保單健檢

今年23歲,買了一張南山的保單
主約 NPHI  保額1000元
附約 PBBR  保額50萬
         AI        保額80萬
         PAR    保額200萬
         AMN  保額3萬
         HS       10計畫
         DHI     保額1000元
         TSIR    保額1000元
 另一主約 CAB   1單位    
想把醫療終身險做調整
又認識一個富邦的保險員建議:
主約 XLJ         保額1萬
附約 MADD   保額100萬
         NMR      保額5萬
         AHI         10單位
         PCC1      3單位
         HSC5      1單位
         HKR         保額1500元
         WP
請問該如何做調整呢?
職業等級為1,保費一年預算為三萬元
共 2 則留言
Migo
Level 5
保險業務員 location 台北市

如果您要調整,那南山的那份一定得解約,因為是用醫療險當主約。

至於CAB,比較希望您也趕快下車
這個防癌險,是不賠癌症併發症的,況且這種療程給付型的癌症險
對於目前癌症治療的電腦刀,標靶藥物,一點幫助都沒有,不理賠
倒不如選擇一次性給付金高的險種。

至於富邦為您規劃的,因為在單一家保險公司也只能這樣了...
會建議您要三思,因為這樣的規劃並沒有很好
不過如果要調整,有很多地方需要更動...


如有問題,歡迎點我名字留言給我


 

不滿
留言
劉鳳洲
Level 4
保險業務員 location 桃園市
通常 9 小時內回覆討論區

廖美美您好:

先從保費來看,依照您年紀的保障規劃不用三萬塊,大約兩萬初頭就可以規劃完整的保障了,
其次從保障面來看,其實這兩份規劃都有很大的修改空間,有保障不足的隱憂。

保險是需要符合大環境的改變來規劃,才能在面臨風險時做好有效風險轉嫁的動作,
因醫療制度改變及治療方式進步讓治療方式已經改變了,不再是需要住院才能接受治療,
同時實施DRGs給付的制度,讓療程超過該疾病限定的住院天數與治療成本時,醫院需自行吸收
使得平均住院天數降低,需依靠住院天數險種來理賠金就會減少,
所以『終身醫療、終身防癌』就不是規劃醫療險時最好的選擇,
若想要有更好的醫療品質就需自費,考量此點實支實付醫療險就是規劃保單的優先選擇,
但要規劃高額度的醫療雜費(至少20萬以上),因為它可用來支付新型療法、醫材、健保不給付項目的費用。

不論是南山或是富邦兩家所規劃醫療雜費額度都太低,當真正面臨到較大的醫療費用時是無法完全轉嫁的,
是無法真正可以發揮到保險真正的保障功能,還是需要我們拿出自己的老本、積蓄來支付醫療費用,
規劃保險最重要的概念是 『 發生風險時能將龐大的醫療費用、看護費用轉嫁給保險公司 』
只要無法達成此目地都可將其直接視為無用的保單。

另外這個年紀的年輕人多數都身強體健,唯一無法承擔的風險,
就是罹患重大疾病,以及因病或意外導致的身體殘疾、失能,一旦發生很可能拖垮本身或父母的財務。

由於現在醫療技術的進步,讓癌症治療方式已經在門診就能接受治療,
若在治療過程中要更好的治療效果,若是採用一些新式療法如標靶藥物或新式放射線治療(光子刀、螺旋刀)等
單一個療程可能就要數十萬,年花費破百萬都是很正常的,
而現在癌症治療階段極少住院,大多以門診治療就能進行了,
但『單位型癌症險』與『終身醫療險』的理賠項目大多針對於「住院病房費」與「手術費」,
造成這些理賠項目實際上理賠的機率較低,根本無法填補實際治療花費,
規劃『一次性給付的重疾(癌症)險』,只要確定一罹患癌症就會理賠一整筆保險金,
不用在配合條款中的住院、手術條款才能慢慢理賠,而個人建議額度最好要有200萬才會比較安全。

萬一面臨殘廢風險而造成一輩子無工作能力,代表您至少需要準備幾百萬的生活費,
而需要他人照料,代表每個月至少要花費3萬~6萬的看護費用,
這對一般家庭而言都是一個極為承重的負擔,
建議規劃定期殘廢/殘扶險來拉高保障,來確保自己在工作階段/家庭責任最重的階段,
當自己有個萬一時,能避免拖累家人。

雖然富邦有規劃終身殘扶險,但是面對到未來龐大看護費用的負擔,
這區區一萬塊的保額其實也不能有多大的幫助,建議把這主約換成用單純的壽險出單就好,
至於PCC/HKR/HS系列的搭配,是大多業務會規劃的險種,
雖然是附約型式的商品但是保費也算是蠻高的,能提供的保障也不算太好,
個人認為可以將上述險種的保費省下來,
拿去規劃第二家實支實付醫療險、一次性給付的重疾(癌症)、定期殘扶險更實際!

再次強調在年輕時就是因為還沒有本錢承擔風險,所以更需要規劃保險來轉嫁風險,
當做足保障後就能將身邊其他資金運用在儲蓄規劃或是選擇其他理財商品,
讓我們能快速累積資產,不會因為突如其來的風險來中斷儲蓄或是財務規劃,
等到年紀大了,責任減輕了,到時是否再需要保險就是要看身邊有多少的積蓄了!

以上觀念與建議與您分享,若有其他問題歡迎再來信討論,謝謝!

2
不滿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