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nyLin 您好
整張單在住院日額、分項給付的癌症著墨較多
我們目前台灣實施的健保體系是所謂的二代健保
二代健保有個很重要的決策是實施DRGs制度
健保DRGs制度採用是包裹式給付方式
同樣的疾病只能採用固定的治療方式、藥物、手術、材料及住院天數
所以醫院健保病房數大幅減少,住院平均天數下降,自費金額提高
目前我們二代健保會碰到的問題就是住院天數短、自費多
而日額住院會有的問題是這種定額式給付不理賠雜費區塊,等於必須花更多的住院天數
來彌補自費的區塊,但二代健保就不給病患多住院,所以這種類型的險種
在針對二代健保使用效益上已經漸漸衰退式微
建議醫療以實支實付為主,可以的話規劃到雙實支實付
第一家cover住院開銷,第二家針對隱藏性成本,包含住院期間薪資損失
短期看護、生活費、往來計程車費等這些無可量化的金額
所以用第二家實支實付來補償
終身防癌的問題點也一樣,新式的治療方式住院天數大幅下降
且比較好的醫療方式如標靶、質子治療、放射治療等滿多都需自費
分項給付的終身防癌一來保費高,二來保障額度低
只要住院天數短一樣無法針對上述自費像增加的情況來應對
一次性給付完全沒有規劃
如果沒有太多資產累積,萬一發生像癌症這樣的重大傷病
會面臨三個問題 a. 治療期間薪資損失 b. 治療費用 c. 能不能回到原職場問題
所以一次性給付就非常的重要,必須靠這個來轉嫁風險
針對意外、疾病造成的生活失能、工作失能完全沒規劃
如果沒有太多資產累積,萬一發生失能狀況
需要請看護、或是沒辦法工作,薪資損失+看護費用簡直是雪上加霜
小結:缺口在實支實付的補強、重大傷病、一次性給付癌症的加強、失能殘扶的規劃
目前市場會建議用雙實支補強醫療部分,最快的做法是在國泰底下附加實支實付
但國泰的幾乎沒有門診手術,額度偏低
現在新型的治療方式很多當天就讓病患回家,治療趨勢門診化後
用的都是自費手術項目、雜費,所以沒有理賠這塊就會有很大的保障缺口
實支實付是一個基礎費率不高的險種,也就是說,如果我們需要額度高的實支
其實單位數增加一點就有了,但是條款不賠,不會因為我們多買就會賠
因此我會建議以條款涵蓋範圍為主要考量,會賠比較重要
建議還是以條款完整寬鬆,有包含門診手術費與門診手術雜費者為主
避免未來發生不賠爭議
整體規劃可以參考以下規劃方式:
建議規劃請點我看保障內容
-
Wayne Coffee目前任職於保經,以專業中立的角度提供定期險規劃
幫助客戶以最低預算做到最高且適合自己的保障,希望有這個榮幸可以為您服務
有需要協助的地方可以按我頭像 來信,提供 『性別』、『歲數』和『需求』一起討論喔
SunnyLin 妳好
整張保單放錯重點了
著重在身故壽險保障
醫療風險反而漏洞蠻多的
例如:實支實付、防癌險、失能險(長期照顧)、重大疾(傷)病
如果沒有體況的話
建議整張舊保單裡面的一年期的重新調整掉吧
重新規劃才會有更多的選擇
重新補強時
每一種險種的投保優先順序建議如下:
1醫療實支實付:
因疾病或意外,造成有住院或手術的情形時
在妳投保的保障額度內
實報實銷的概念
花多少賠多少
所以優先挑好實支實付險
可以保障蠻多醫療上的風險
2.防癌險
癌症的醫療開銷往往都需花蠻多錢的
且有時標靶藥物在給付上
是一般醫療險的實支實付無法完全做給付的
所以建議額外加一些防癌險稍做補強
你舊保單有買一單位的防癌險
屬於分項給付型的
我個人覺得這支買的還不錯
且也繳完20年期了
建議你在防癌險在補一些一次性給付的
在發生風險時,可彈性運用這筆預算
3.失能險(長期照顧)
前兩項都在講住院或醫療期間的風險防範
失能險指的是在出院後
無法恢復身體上原有的機能而遺留障礙
又可符合認殘標準1-6級殘時
就啟動長期照顧的理賠給付
長照的風險越來越被重視
因為失能後往往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除了收入中斷之外,支出也是不斷
往往會拖垮一個家庭的
所以建議做規劃補強
4.重大疾(傷)病
有規劃了醫療的實支實付了
重大疾(傷)病的險種
往往是做互補用的
補足實支實付的不足
或是工作上和生活上資金的缺口
所以有預算再做規劃
以上建議,請參考喔
我任職於保經公司
本公司代理了10幾家保險公司的險種
現在和未來都可以很多元的為妳做規劃和調整保單
不管是定期險和終身險,都可依妳的需要做規劃和說明
有需要的話可以點我頭象又邊的信箱私訊我
謝謝
檢視現有附約如下:
防癌終身
目前防癌主流選擇是一次給付型,而非傳統逐項給付的癌症險。癌症治療效果最佳的標靶藥物,高額支出不在傳統癌症險理賠範圍內。建議以一次給付型規劃才能處理。
溫心住院日額
請刪掉,目前自費越來越高的趨勢下,定額給付已經無法轉嫁醫療費用風險,僅徒增保費。
醫療風險以實支實付規劃即可
保費低,規劃高額度也比日額醫療便宜
實用性卻高2-3倍
才稱得上高保障低保費
平安附約
意外險我建議您規畫在產險意外險,相同保障下保費可以降低40%左右,同樣的保費可以規劃更高的保障,對您的保障規劃來說更有利
此張比較可惜的是沒有規劃到實支實付,
留下的附約也不是特別優勢,
建議您重新規劃一份保單才能將現有保障缺口補起,
您目前缺少的有:實支實付、重大傷病、殘廢失能
醫療
常見的住院醫療險有很多,比如說手術險、住院險、手術+住院、傳統防癌險、實支實付等等,但種類繁多,若都規劃不儘重複範圍多,保費也貴。
目前僅有實支實付可以給付其他醫療險種無法給付的”雜費”,也就是自費項目,
而病房費、手術費和雜費都在實支實付給付範圍內,保費便宜保障面廣。
重大傷病
重大傷病險比照健保重大傷病範圍共給付300餘項疾病,理賠依據重大傷病卡資格,
解決過去重大疾病與特定傷病範圍過小、理賠嚴格的最大缺點。
殘廢失能
失能是最重要的風險,生病受傷可以透過治療而痊癒,但失能是長期無法工作或自主生活的狀態持續一輩子,無論是因為意外或疾病引起的關係,都可能會需要支付長期看護的支出與工作收入的損失,因此是最重大也最需要規劃的風險
SunnyLin 您好:
早期保險費用相對便宜,恭喜您多年前父母幫您投保的保單已期滿,已有基本保障。
您目前保障如下:
終身壽險:110萬
終身防癌1單位:
癌症身故30萬、初次罹癌6萬、癌症手術3萬、癌症住院3,000。
早期防癌險保障著重於癌症身故及住院治療,初次罹癌給付偏低,不足以轉嫁罹癌風險。
現在癌症治癒率越來越高,足夠的醫療費用才能有獲得更有效的醫療。
(癌症治療的自費標靶藥物、免疫療法,動輒數十萬至數百萬)
建議:增加一次給付性防癌險
溫心住院日額保險附約:
住院醫療1,500/日、手術最高3萬。
屬定額給付,優點是保費便宜。但是在健保總額制度下,住院天數越來越短,
且隨著醫療科技進步,健保未給付之自費項目會越來越多。
建議:增加實支實付保障,可轉嫁健保無給付的自費項目。
早期醫療險保障著重於住院風險,但是萬一出院了疾病還沒好,該怎麼辦?
保險的價值在於當我們發生風險時,我們的保障是否足夠負擔我們的醫療支出,
甚至萬一無法繼續有收入時,是否有足夠的理賠金及輔助金讓我們放心渡過未來的生活。
因此應優先承保自己無法承擔的風險
保險六大保障為例:壽險、殘扶險、實支實付、癌症險、重大傷病、意外險
建議補足保障缺口如下:
1.終身殘扶險(失能輔助險):
為目前主力商品,因產品仍屬推廣期,因此保費相對低廉。
當發生失能而無法繼續有收入時,最高可一次理賠150萬,先作為緊急醫療支出,
另外每個月再給付最高3萬殘障輔助金(依殘障等級給付),且保證給付15年以上,
也就是說若符合失能給付後若不幸身故,保險公司會把15年未領完剩下的失能輔助金給付給我們的家人
確保他們未來生活無虞。
2.實支實付:
轉嫁健保無給付的自費項目
醫療費用最高給付29萬,手術理賠最高31萬(有給付門診手術及其雜費)。
(海伏刀約18萬,達文西手臂手術18萬起)
3.定期重大傷病險:
截至去年底請領重大傷病卡人數即將突破百萬,依健保局重大傷病給付
取得重大傷病卡一次給付100萬(包含癌症,中風,洗腎...400多項)
4.癌症險:
癌症一直位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癌症治療的自費標靶藥物、免疫療法,動輒數十萬至數百萬。
罹癌一次理賠160萬 (包含重大傷病險,共可理賠260萬),萬一不幸發生罹癌,
也能讓我們安心治療,不必擔心因休養工作中斷的經濟壓力。
癌症手術給付18萬,癌症住院一天10,800,放射治療3600/日,化療3,600/次。
以上保障,保費每個月只需2千1左右,現階段足以規避人生最大的風險
詳細保障內容我們可以再討論、調整。
補足保障缺口請點我
買對保險真的很重要,買對不買貴已經不是口號
本人目前服務於上櫃大型保經公司,能客觀分析各家保單的優缺點,讓您的保單在有限預算內發揮最大價值。
若想更近一步了解保障內容或有任何問題歡迎點我大頭貼旁的名字與我聯絡,謝謝您。
:繳費期間:30萬+保費總和、繳費期滿後:60萬
祝壽金(至99歲) : 60萬
生存保險金:
每滿3年領3萬 (保額10%)
第6次後每3年領6萬 (保額20%)
HM1 保本111終身壽險 30萬
身故全殘保險金:
繳費期間:30萬 + 保費總和
繳費期滿:30萬+ 保費總和
生存保險金:30萬
祝壽金(至99歲) : 30萬 +保費總和
意外傷殘保險金:依殘廢等級比例給付
基本上這兩隻壽險也繳完了,就放著不動囉,但隨著各個階段的家庭責任,會有不同的責任額,20年前買的終身壽險,以那時候來講,保障很高,20年過後,通膨也漲了不少,所以~~若目前有家庭責任的話,可另外再補定期壽險
AM1 防癌終身附約-個人型 1單位
癌症身故金 : 30萬元
罹患癌症金 : 繳費期間3萬,期滿後6萬元
癌症住院 : 2000元
癌症外科手術 : 3萬元
癌症在家療養 : 1000元
癌症門診醫療金 : 1000元
各個階段保險公司出的癌症險都不同,20年前,醫療技術還沒這麼發達,以前所稱的癌症為絕症,所以在商品的設計上,多事著重在癌症身故這塊,慢慢地到現在,癌症標靶藥物,與免疫療法等等...的出現,也將大大的提升癌症治癒率的可能性,但如同這些整個療程都可能花上2..300萬以上的醫療費,以早期買的癌症險肯定是不夠的,所以癌症保障首重再增加罹癌一次給付金的險種,勿再增加以癌症住院等等...療程型費用為主的癌症險,畢竟DRGs實施後,癌症住院天數也是越來越短了,甚至只是回診做治療,所以目前來講,當我們能拿到一大筆癌症醫療金,也比較能安心的養病,不用為了長期癌症治療費而擔心,所以建議至少再補200萬以上的癌症給付金,可用重大傷病一併規劃唷,重大傷病也是目前比較主流之一的商品,保障廣,拿到重大傷病卡就可申請理賠了,相對的理賠上也比較輕便些
BA 溫心住院日額 1000元
住院醫療第1~30天 : 1000元,30天以上 : 2000元,因精神疾病住院,同一年內限90天
出院療養金 : 500元
加護病房、燒燙傷病房 : 2000元
住院/門診手術 : 1250~8萬元 (手術倍數1.25~80倍)
手術療養金 : 625~4萬元 (依手術醫療金50%給付)
如以上所述~~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與醫療體制的革新,未來也將會有越來越多健保不給付的項目,且藥品費是越來越貴了,這些都屬於醫療雜費,都不是傳統日額型醫療險能給付的,早期保的沒有實支實付也是蠻正常的,所以建議趁現在體況還算佳的話,再補強最重要之一的實支實付唷,預算夠的話可規劃兩隻實支實付,若溫心住院保留的話,把它當成是輔助型保障,已經沒辦法作為主要保障了唷
BB 平安傷害保險 100萬
BC 平安住院日額 1000元
BO 平安醫療限額 3萬
主要給付意外身故、意外殘廢一次金,意外住院日額、意外實支實付
以前保的意外險內容也比較陽春些,也無保證續保,也可將其轉換成有保證續保的商品,或與產險意外險做搭配,拉高意外保障
建議補強的規劃以定期險為優先,若都以終身險來規劃,恐造成保費過高,保障又過低的狀況,況且醫療環境變化這麼快,每個時期都有不同的醫療技術與保險商品,都保終身險也很難適應醫療的轉變的
大多數一年一約定期險都是附約的,如定期重大傷病、癌症險、實支實付等等...所以必須再搭配個主約才可出單,在主約的選擇上,也可挑選殘扶險 (失能險),一旦風險發生了,能發揮較大的實質效益,對我們也比較有幫助囉
保障缺口如下:
1.實支實付:在現今DRGs體制下僅有實支實付可以給付其他醫療險種無法給付的”雜費”,亦即自費項目,而病房費、手術費和雜費都在實支實付給付範圍內,保費便宜保障面廣
2.重大傷病:依健保局重大傷病給付(包含癌症,中風,洗腎...400多項)理賠範圍最廣,只要有重大傷病證明就能向保險公司申請一次性地給付
3.殘扶(失能):生病受傷易痊癒,而一旦失能狀態是得長期持續,有的甚至一輩子。當無論是因意外或疾病致殘,都可能會需要支付長期看護的支出與工作收入的損失,這是最重大也最需要規劃的風險
請補足以上缺口,並將附約的意外險改以產險專案商品,保障廣泛而保費相當低廉
原先保單部分,僅有癌症、一般住院醫療與意外險的保障。
目前保單附約的建議
1.以產險意外險替代現有意外險(平安附約系列),可以節省2/3意外險保費。
2.溫心住院日額建議取消,改以"實支實付"來規劃保障內容
目前二代健保的DRGs制度下,住院天數縮短,健保未給付之自費項目持續增加,住院花費主軸為自費項目
住院日額無法有效解決自費項目的問題,建議改以實支實付來解決住院風險。
3.終身癌症險已經繳納完畢,但舊有的癌症險保障內容並不符合現今住院天數縮短及使用化療、放療、標靶藥物的癌症療程現況,建議規劃現有險種以應付癌症風險
建議補足保障缺口如下:
1.失能風險:
目前保費相對低廉。
當發生失能而無法繼續有收入時,一次理賠最高100萬以上,作為緊急醫療支出,
每個月再給付最高2萬殘障輔助金(依殘障等級給付),且保證給付15年以上,
若符合失能給付後若不幸身故,15年未領完失能輔助金給付給我們的家人,
保障家人的生活無虞。
2.一般住院醫療:
以實支實付,轉嫁健保無給付的自費項目及住院病房費,
目前僅有實支實付能夠確實解決自費額度昂貴的問題,花多少賠多少。
最重要的是實支實付保費低廉。雜費最高理賠27萬。
舉例來說:海伏刀約18萬,達文西手臂手術18萬起
以上皆可利用實支實付完整處理
舊式手術險、住院險的定額理賠特性無法解決現今自費額度高昂的狀況
3.定期重大傷病險:
重大傷病險比照健保重大傷病範圍共給付300餘項疾病,理賠依據重大傷病卡資格,
取得重大傷病卡一次給付100萬(包含癌症,中風,洗腎...等)
4.癌症險:
癌症一直位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癌症治療的自費標靶藥物、免疫療法,動輒百萬。
罹癌一次理賠200萬 (包含重大傷病險,共可理賠300萬),高額理賠金能讓我們安心治療,不必擔心工作中斷的經濟壓力。
以上保障,保費每個月只需2千左右,可以解決現階段的人生風險。
買對保險很重要,能客觀分析各家保單的優缺點,讓您的保單在有限預算內發揮最大價值才是真正的保險員。
若想了解保障內容或有任何問題歡迎點我大頭貼旁的名字與我聯絡,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