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險總額度只有10萬,因是家中主要經濟支柱,建議在補強定期壽險
NDDBR 新重大疾病終身健康保險附約(甲型) 20萬元
主要給付7大重大疾病
1.急性心肌梗塞(重度)
2.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3.腦中風後殘障(重度)
4.末期腎病變
5.癌症(重度,2期以上),不含輕度癌症
6.癱瘓(重度)
7.重大器官移植或造血幹細胞移植
額度只有20萬,太少了,可在補定期重大傷病險100~200萬,保障項目也比較多
ADDR 個人傷害保險附約 100萬元
AMRR 傷害醫療保險金限額附約 3萬元
DHIR 傷害醫療保險金日額附約 1000元
意外身故100萬,1~11級殘廢金5~100萬,無每月給付的殘扶金,重大燒燙傷25萬
DHIR與AMRR則是意外住院與骨折金、意外實支
對於家中經濟支柱來說,意外險額度也不夠,意外身故只有100萬,建議至少拉到500萬以上,可在增加產險意外險,另外補終身不還本殘扶險,預算有限,則可用定期,或是終身搭配定期
HIW 日額型住院醫療終身健康保險附約 1500元
住院醫療 : 1500元
加護病房 : 3000元
出院療養 : 750元 (限180日)
於辦理住院前曾急診者,可再領 750元
救護車費用,可再領 : 1500元
住院前後門診 : 375元 (住院前後1週)
SIW 手術醫療終身健康保險附約 1500元
住院手術 : 1500~9萬元,無門診手術
終身醫療或手術保太多了,各保兩隻,終身醫療是比較陽春型的,無其他手術費用,而手術險不包含門診手術,這幾隻終身險應該也繳很久了,建議就不需要做變動了,目前最主要還是加強實支實付的部分,包含門診的部分需要做加強
HSRC 住院醫療保險附約 計劃C
醫療雜費 : 4.5萬
住院手術 : 5400~33.75萬元 (依手術倍數8~500%給付),無門診手術與門診手術雜費
醫療雜費額度只有4.5萬,雖然住院手術給付額度挺高的,但是也缺少了門診的部分,門診手術已經越來越盛行了,等同整張保單都沒有給付門診的部分,建議優先增加第二支含有門診手術與門診手術雜費的實支
最重要的是先從經濟責任做規劃
這份保單
壽險部分終身壽險10萬元
這樣的保障不足以轉嫁經濟責任
可以買定期壽險
未來看自身責任變化做調整
還有失能照護的殘扶險
保障因為疾病或意外造成的1~11級殘廢
嚴重的1~6級殘會啟動定時定額給付
這部分要考慮收入以及可能的看護費用
規劃終身不還本殘扶或是定期殘扶來轉嫁薪資損失與看護費用
意外死殘額度100萬也偏低
可以用產險意外險來做替換
沒有保證續保 但保費比較便宜
可以拉高死殘額度
另外有終身日額1500 終身手術1500
這兩個理賠住院日額跟定額手術給付
無法填補花費最高的雜費支出
不能取代實支實付
住院醫療建議以實支實付做為主要保障
原先的醫療實支HSRC雜費只有4.5萬偏低
建議雜費額度要做到20萬左右保障比較足夠
可以再找其他間做補強
要特別注意實支實付門診手術的給付
門診手術是目前醫療趨勢
過去的實支實付在這部分的保障薄弱
以白內障手術自費水晶體來看
自費需要3~12萬
這要靠門診手術雜費做填補
整體來說要看您的預算跟需求在去做調整
以上
需要詳細規劃歡迎點我頭像來信討論
重大疾病一次給付額度較低,一般建議最少100萬才足夠。且7項疾病涵蓋範圍小、理賠條件也相當嚴苛。
建議可用重大傷病險補強,理賠條件比照健保局重大傷病卡資格,且涵蓋範圍將近400項疾病,保障範圍增加許多。
而終身醫療、手術醫療險以定額給付的方式,容易造成理賠金額不足的情況,因此效果不如實支實付好。
建議醫療風險用雙實支即可處理大多數情況。
您目前為家裡經濟支柱,因此壽險的保障也要再提高。
另外則是失能的風險,可能會導致失去工作收入而且還需要雇請看護的情況,因此每個月至少要有一筆資金能夠支撐家庭的主要開銷。
您的年齡大約在2萬左右可以規劃至少保戶殘扶失能+壽險+第二家實支的保單